發布時間:2022年04月01日 | 關鍵詞:特色小鎮、城市雕塑景觀
城市景觀包括城市的歷史景觀、自然景觀和人工景觀三個大的方面,而這三方面內容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共同組成了城市景觀的基本骨架,也是設計師進行景觀設計工作的重要對象。
城市景觀設計主要側重于城市物質空間與城市形態的設計。對整個城市或城市某個地段中建筑物和建筑物之間的關系,以及建筑物與用地、交通等方面之間的關系。從城市體形、空間和環境質量等方面入手,著重研究城市的視覺景觀與環境行為,通過營建環節,落實三維空間的意向設計和景觀策劃。
城市景觀設計屬于應用性多學科綜合設計,涉及城市規劃、建筑學、園林規劃設計、環境美學及社會科學等相關的學科內容,它是社會文化、物質環境和人類行為的綜合性設計。
一個城市的景觀風貌是其城市自然條件和當地歷史、文化的綜合反映。城市風貌是城市建沒中的一個中心問題。它包括:從城耔整體出發,對現有城市的特色資源進行保護、培育和再開發;限制市民和單位的土地與建筑建設等權限,要求按統一的規劃設計和法規進行建設活動。
“鄉村文化振興中有產業振興,更有文化振興。鄉土文化里飽含傳統價值觀,是維系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靈魂,需要我們去保護、挖掘、利用?!?/p>
鄉村非物質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各種精神文化,包括節慶民俗、傳統工藝、民間藝術、村規民約、宗族觀念、宗教信仰、道德觀念、審美觀念、價值觀念以及古樸閑適的村落氛圍等。
鄉村文化景觀是鄉村土地表面文化現象綜合體,不僅反映一個地區的人文地理特征,也記錄了鄉村人類活動的歷史,表達特定鄉村地域的獨特精神。
物質類文化景觀
· 傳統聚落景觀:古建筑、傳統民宿、鄉村街道、特色村巷、牌坊、石窟、遺址、宗教場所;
· 非物質文化景觀
· 生產生活方式:飲食、服飾、耕作方式、傳統手工藝、居住習慣;
· 風俗習慣:宗教與祭祀活動、語言、節慶、禮儀、喪葬、婚嫁;
· 精神信仰:宗教信仰、價值觀念、世界觀、村規民約、道德觀念;
· 文化娛樂:文史、音樂、戲劇、民間藝術、民間舞蹈、民間雜技、藝術作品;
· 歷史記錄:傳說、人物、事件、族譜、地方志;
基于鄉村文化背景下的“美麗鄉村”建設主要可通過傳承、保護型,創新、新建型,挖掘、改造型三種形式完成。
傳承、保護型
對象:具有典型鄉土建筑遺存的古村落。
對策:以保護性修繕為根本,對原有鄉村聚落環境進行整體性活態化保護。內容包括了街巷形態與格局、地貌遺跡、古文化遺址、鄉土建筑等,并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完善村莊道路、水系、基礎配套設施,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提升鄉村整體文化形象,對古村落進行合理保護、利用開發。
創新、新建型
對象:對于一些地理位置偏遠、自然災害頻發或基礎設施過于落后的鄉村地區。
對策:完善住房、交通、衛生、垃圾處理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基礎上,實現鄉村人居環境及其面貌全面提升。在村落風貌、布局設計中將鄉土文化融入之中;在建筑樣式、色彩、肌理等方面要有創新;在民居、鄉村景觀等設計方面,注重傳統鄉土文化傳承,尊重傳統生活習性。
挖掘、改造型
對象:避免美麗鄉村建設中 “千村一面 ”問題的村莊。
對策:充分挖掘地域鄉土文化本質與內涵,結合被改造村落現狀進行合理規劃改造設計,將村落規劃布局、民居形態、鄉土景觀、產業布局等問題進行整體考慮。將鄉土元素與符號結合整體村落歷史風貌進行表現。